全国劳动模范:梁西军
11月24日上午十点,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及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共两千四百多人参加。我校99级校友梁西军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授勋和接见。
“全国劳动模范”是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的荣誉称号,是劳动者的最高荣誉。
梁西军,男,汉族,1979年9月生,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地铁指挥部技术负责人。个人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陕西省守信激励青年”、“陕西省优秀项目经理”、“陕西省优秀建造师”、“全国优秀项目经理”等荣誉称号。
1999年8月--2003年7月 就读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2003年8月--2006年7月 任中铁一局建安公司技术员
2006年8月--2009年2月 任中铁一局西安地铁二号线试验段项目总工程师
2009年3月--2011年4月 任中铁一局西安地铁一号线6标项目总工程师
2011年5月--2014年1月 任中铁一局西安地铁三号线试验1标项目总工程师
2014年2月--2017年1月 任中铁一局西安地铁四号线11标项目经理
2017年2月至今 任中铁一局城轨公司西安地铁指挥部技术负责人
梁西军校友先进事迹介绍
梁西军,中铁一局城轨公司西安地铁指挥部技术负责人,西安市轨道交通工程专家。十几年来,梁西军始终坚守在地铁施工一线,把最美的青春奉献给了挚爱的地铁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新时代地铁建设者的青春华章。他参建的地铁工程先后荣获“全球杰出工程”大奖、“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荣誉30多项;取得国家专利9项、省部级科研成果7项、管理创新成果3项,编写省部级工法及工程建设标准2项,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施工难题,填补了技术空白,创新成果累计创造经济效益9000多万元。
CCTV10《人物 专访》采访梁西军校友
一、奋斗青春、筑梦地铁
从“门外汉”到行业“领军者”,从普通技术员到副总工程师,从西安地铁到全国地铁,梁西军在施工一线摸爬滚打,一直艰苦奋斗、一路追求卓越,在地铁建设中奉献着青春年华。2006年开工建设的西安地铁二号线是国内黄土地区首个地铁工程,也是他参与的首个地铁项目,湿陷性黄土和文物保护是工程面临的两大难题,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他带领技术团队历经几百次试验、实践探索,开展了《黄土地层深基坑及盾构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西安地铁防水技术研究》等课题攻关,制定了精准方案为工程顺利推进扫清了障碍。项目先后创下盾构掘进单班14环、单日27环和单月485环的三项全国施工纪录,被载入《中国企业新纪录》。多年来,他参建的地铁项目质量全优、安全受控,先后荣获国家“AAA级安全文明诚信标准化工地”“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荣誉30多项,其中西安地铁二号线获“全球杰出工程”大奖,是亚洲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也是全球第一个获此大奖的地铁工程。2015年以来他还参与了国内20多个城市的地铁施工技术研究工作,2015年以来攻克了西安地铁四号线下穿国铁西安火车站、厦门地铁下穿东海、武汉地铁下穿汉江以及大连地铁下穿海域等10多项施工技术难题,为国家地铁建设奉献了自己的无悔青春,获得“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中铁典型人物”称号。
二、攻坚克难、挑战极限
“隧道断面11.7米、饱和软黄土8米厚、覆土厚度10.5米、下穿陇海线西安火车站18股道、每7分钟就有一列车通过,技术要求单日沉降不超过5毫米,累计沉降不超过15毫米,暗挖作业稍有不慎,则会坍塌、车毁人亡……”被业内称为“在心脏上做手术”的西安地铁四号线下穿“国铁西安火车站”工程,采用“先隧后站”法施工下穿国铁西安火车站站场道岔“咽喉区”,盾构施工下穿世界文化遗产大明宫国家遗址保护区、西安明城墙等7处文物古迹,集中了四号线近40%的重大风险,是西安地铁修建以来最难的工程,全世界还没有先例。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大,他带领团队直面困难,喊出了“不流血、多流汗、勇创新、敢亮剑、坚决打赢下穿国铁攻坚战”的铮铮誓言,以“打造四型团队”和“TIQ绩效考核法”为抓手,历经3166次工程实验、333次技术参数比选、615个日夜坚守,战胜了身体上的极度疲劳和精神上的高度紧张,不分昼夜的深钻细研,成功挑战了工程极限,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引起业界极大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
三、创新引领、主动担当
梁西军始终把激发团队创新作为工程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感召下,2015年梁西军主动请缨创建“创新工作室”,坚持创新驱动,勇攀科技高峰。他带领年轻技术人员,瞄准施工难题,积极探索攻关,先后取得了《西安地铁地下工程关键技术工艺工法研究》《饱和软黄土地层浅埋地铁暗挖车站下穿西安火车站施工关键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近年来,“梁西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大连、青岛、厦门、上海等全国地铁重难点项目陆续设立,集聚劳模创新智慧,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力推进工程建设。工作室在国际首例岩熔地层大连地铁大盾构海底隧道、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建筑行业首个大数据项目、国内首例新型快速连接件管片错缝拼装试验项目等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青年技术骨干300余人。工作室先后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陕西省“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在技术创新中的突出贡献和在重难点工程管理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使梁西军成了知名的“问题解决专家”,2012年成为西安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专家库专家,先后受邀参与了国内200多项重难点工程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以及10多项行业标准、工艺工法的编审工作,并在大专院校累计开设专题技术讲座20余场次。“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追求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梁西军的脚步从未停歇、奋勇向前。“地是不会亏人的,出多少力,长多少庄稼……”朴实无华的话语诠释着梁西军对地铁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创新创效的责任担当。面对艰苦繁重的施工任务,他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收获成长,他以“关中汉子”特有的憨厚和韧劲,在地铁施工技术创新路上收获累累硕果,用十余年如一日的一线坚守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抒写着无愧于时代的壮美答卷。